2009年1月1日星期四

人活着为了什么?



人,活着为了什么?
胡适曾说:“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,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,它就有什么意义。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,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。”
作家余华在其小说《活着》的前言中说:“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”
人,作为生物,求生是其自然本能;活着,是生命的唯一要求。
活着是美丽的,尽管活着的时候常有许多痛苦,但和死亡相比,却无疑是一种幸福。
经历过死亡的洗礼,才知道活着有多么可贵!不曾哭过长夜的人,不足语人生。
人,只是自然界暂时存在的一个生命而已,与其它生命不同的是,这种生命有意识,有感情,它能够意识到生与死,当死亡真正临近时,它会对生愈加留恋。
人活着的时候,其实不应该忌讳议论死。人生在世,谁都想过上好日子。然而,所谓的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,更是精神的。幸福是一种感觉,它只能源于自己内心的感觉,而并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,很多时候,物质的锈蚀反倒让人失去了体检幸福的触觉。我们活在这世上,不可能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,很多想要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得到,但是,这并不影响我们好好活着。其实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色,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,就做一丛灌木,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,就做一株小草。只要你保持了自己的本色,生命同样绚丽夺目。生活本身是很平凡的,其实,幸福也是很平凡的。
“决定一个人心情的,不在于环境,而在于心境。”柏拉图如是说。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,到处都是存在的阳光,关键是,只有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,只有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。
尼采的一句话:生命敢于承受生命的无意义而不低落消沉,这就是生命的骄傲。生命是一个有限的过程。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。
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的想法,人生是一种向死的存在,人生观即人死观。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,一般会具有比较明显的生命意识,懂得用生命意识去看待人生,看待我们这个人文环境,看待整个自然界和宇宙。 春来秋去,光阴倐忽,生命的脚步一刻也不停留地走向尽头。今天活蹦乱跳的人,明天有可能忽然消失。生命,不管你有过怎样的甘甜或苦涩,终将归于平淡。人世间的一切繁荣浮华,都不过是一场梦,所有的爱恨,最终都会像樱花飘落,繁华而后忧伤。 生命是如此仓促,总是遗憾太多。
在生命的时间轴里,我们匆匆来,匆匆去,其结果是一样的,只是过程不同。过程远比结果快乐。 活着,不为别人活着,也为别人活着;不为自己活着,也为自己活着。 活着的理由有很多,为了这些理由,我们还活着。 活着的时候,不知我们能否真正体验到生命本身的安详与真诚 善良,和美好?
坦然接受不快乐,分享你现在的快乐。快乐在于发现,抛开太多的顾虑。
快乐其实很简单:戒除贪,嗔,痴
贪,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; 嗔,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; 痴,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。克服过多的欲望,责怪和痴迷,你至少可以平和乃至快乐
有时候偶尔的孤单,难过,和失落感是难免的.甚至是没有原因的,记住该记住的,忘记该忘记的;改变能改变的,接受不能改变的;关心你所真爱的,摈弃你所憎恶的.
快乐是指:时间过得快,你就乐了。时间怎么才能过得快呢?充实,活得充实,时间就会过得快
一般快乐的人,多办具有积极,开朗,宽容,平和的心态,在很多事情甚至还会少根筋般大大咧咧。
所以,如若你是个敏感的人,要得到快乐你就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敏感,意识到对于很多事情其实可以不必太多心。其实敏感的人由于心灵脆弱,总是很容易受到伤害,渐渐的会将自己封闭,越是封闭,越是狭隘越不快乐,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所以,要得到快乐,就要靠个人打开心锁,宽容和理智的看待周遭的人和事,不要让狭隘的主观情绪占据了心房。

0 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