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1日星期四

如何增加个人的魅力




咋看之下标题蛮吸引人的,你可能同时也在想它管不管用,我不敢保证它绝对有用,但如果你去做的话,我敢保证一年半载之后,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改变了,变的更自信、更积极、更开朗及更爱说话了。写这篇稿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,平时有机会喜欢跟朋友在一起交谈,我把自己这几年的感受、经历、总结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更朋友一起分享。最近一些朋友给我打电话说非常感谢我,我的言行、意见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于是我想为什么不把自己这几年所经历的感受作一次历史性的总结,然后呈现出来给广大的读者朋友,希望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。
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建议:  
原则最重要  我认为每个人做人都应该有个根本,那就是做人的原则,这是一个招牌的问题。我做人的根本是两个字:"诚信",这是成功的第一步。你的原则呢?  
培养自己的优越感  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培养自己的优越感是形成良好心态的必要条件,它可以是语言方面的、能力方面的、专业方面的。换句话说,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,不同于别人,能反映你个性的东西。例如,思维的方式、语言的特点……  
克服胆怯、害羞的心理  你也许有这种经历,在某个场合,你打算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作一个自我介绍,你在下面经过十多分钟的思想斗争,最终还是放弃了;在前方不远处,有一个陌生人向你走来,你打算跟他(她)打个招呼或进行一次有成效的沟通,当你离他(她)只有1.5m时,你偏离了航向--头一低,从旁边拐过去了。事后你可能一直在后悔。为什么要害怕呢?朋友,如果你上了台,即使没有开口或讲得很糟,我都会为你骄傲,你踏出了重要的一步,下次你的表现会更好!  
给自己以挑战  以前你不敢想的,现在要敢想;以前你想了不敢做的,现在就去做吧!别想歪了,违法的事可千万别干。例如,独自走一条从未走过的漆黑的小道或胡同。(女孩要注意安全)  
广泛的阅读  这是增加你财富和"谈资"(谈话的资本)的最好的办法,可以看一切你感兴趣的书。可以是《李嘉诚自传》、《方与圆》、钱钟书先生的《围墙》,还有戴尔·卡耐基、奥里森·马登、大卫·休谟等的著作以及各种期刊、杂志、报纸。我想提醒的是,不要以为看一本著作你的思想就会有大的飞跃。不可能的,这当中有一个从量变到质的变的过程,关键是学会思考,带着问题阅读,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内在的、自己的东西。  
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 如果我问你,你怎么理解"人文"?你觉得高校(上大学)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?不要用"I don't konw"来搪塞我,你要就自己的意识、思维所认为的来回答我(也就是你怎么想就怎么讲)。哪怕别人认为很怪异、荒唐、可笑。你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,而这背后潜藏着的是巨大的勇气。  
让自己经历更多  这是我大一暑假广州之行的深刻体会:"我希望自己经历更多,因为我相信更学到更多!"有很多东西,你必须亲自经历,要不然别人怎么教你,你可能都不会,更不会理解那种感受。其实,人生不正因为经历过才显得更有意义吗?  敢于正视对方的目光  这是自信的一种体现,是积极有效的沟通的前提。目光接触是非语言交流当中表达信息最多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,"眉目传情"和"眼睛是心灵的窗户"是对此最精辟的总结。而且这也是一种起码的礼貌。在交谈过程中如果对方东张西望、左顾右盼,朋友你会作如何感想?  
尽量减少遗憾  每当你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时,就要利用生活提供的每一个机会立即行动!当你的大脑灵光一闪、有一种意识形成时,就要拿笔把它记下来,然后立刻去做。  
多和不同领域的人接触  这是增加知识广度和见识的捷径,师姐、前辈们会告诉你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。书本上可是找不着的喔!  
如何高效地获得你需要的知识  获得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。如何在短的时间内阅读尽量多的材料,我想这是我们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,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那么该怎么办呢?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三种方法:如果你想搜索某种特定的信息--看报纸;你想了解社会、扩大视野--看杂志;你想学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--那就去看相关的专业书籍吧!当然,还有一个好的去处,不用我说,大家一定知道!Internet!  注重人文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培养  也就是说要强调对自己进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"通识教育",现在生物工程、纳米技术、传感技术、IT都挺热的,势气蛮牛的。新词汇也不断出现,如果你不学习的话,可能你就看不懂明天的报纸,因为你不知道DNA、CEO、SOHO、MPA为何物?最后一点,也就是最最重要的一点。如果一位智慧老人告诉你点石成金的妙法,假若你不去做的话,石头仍然是石头,永远不会变成发光的金子。关键是行动,你只管做!

0 评论:

发表评论